发挥气象科技优势 为能源保供提供针对性服务

发布日期: 2022-10-27 信息来源: 中国气象报

        在辽宁,为电力企业提供200多个风电场选址,完成200多次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发电项目资源评估,形成全省精细化陆地、海上风能资源普查结果;在新疆,开展风能资源评估20余项、太阳能资源评估30余项,为新能源项目选址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湖北,承担400余项风能资源评价项目和50余项太阳能评价项目,为多家能源类企业提供新能源气象服务……近年来,气象部门紧跟能源转型趋势,开展风光资源详查和预报,助力新能源科学开发与发展,为能源生产、运输、管理等提供全链条、针对性保障服务。

  新能源电站建设选址,精准的气象数据是基础。通过建设测风塔、太阳辐射观测站等,气象部门可探测全国1千米分辨率、重点地区100米分辨率任意高度层的风能资源量,评估全国1千米分辨率太阳能光伏和光热资源,形成风能太阳能观测网,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动态监测业务。从2014年起,中国气象局连续8年发布《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从2018年开始每年编制年度《光伏扶贫太阳能资源年景评估报告》,为新能源电站选址提供支撑。

  风电、太阳能发电受气象影响大、波动性强,精准的气象数据可为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提供支撑。今年,中国气象局正式面向全国气象部门下发风能太阳能短期预报产品。产品涵盖开展风功率、太阳能发电功率预报所需的气象要素,时间分辨率为15分钟,空间分辨率为9千米,覆盖整个中国陆地区域,预报频次为每天1次,预报时效达126小时。

  能源保供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中国气象局与多家央企合作,助力保障能源安全。针对今年夏季罕见高温天气,中国气象局组建迎峰度夏气象服务专班,制作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周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