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线”到“地下电”——常州市首条城市地下电力管廊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 2022-07-08 信息来源:

6月28日,常州市首条城市地下电力管廊——220千伏南延线管廊工程顺利竣工,武进科教城教育板块上方再无高压线。靓丽的城市背后,是润源公司充分发扬铁军精神,夜以继日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

2021年6月,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与武进区教育局、常州外国语学校、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常州市机关幼儿园合作打造基础教育品牌学校,规划建设占地137亩的科教城教育板块,该项目需迁改科教城教育板块原地块上的3条约2公里的220千伏架空线路。为最大限度地腾出建设用地,供电公司最终选择了建设地下管廊的模式,这不仅能为园区节约大量建设用地,而且杆线入地后,园区环境将更优美。

这是润源公司承接的首个管廊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经验可循。重任在肩,方显责任担当。润源公司派出精兵强将组建项目部,本着“打造精品工程”的思路,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土建施工中,深基坑开挖、钢板桩施工、沉井施工、水泥平衡顶管施工等多项重难点接踵而至,项目部成员与土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协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各项任务。

为确保工期,项目部采用增加机械周转材料,春节期间不停工等措施,连续作业,于今年4月中旬顺利打通了电力管廊隧道。本次工程还启用了“顶管法”施工,不仅施工速度快,而且不影响路面主干道交通和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以顶进100米距离为例,采用明挖法需要86天,而采用顶管法则需要40天就可完成。管廊在过滆湖路段时,采用“顶管法”施工,整整节约了35天时间,为后期的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管廊建成后,“天上线”全部下地,大大美化了环境。

超前规划,全力以赴

如何确保施工进度与安全质量协同推进对于润源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大考验。

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工,项目部长线计划,短线安排,每周定期组织召开周生产例会、每日交班会等常态化会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安全、质量为前提,制定节点目标及考核奖罚措施,全力推进施工进度。各分管专业班组长、党员同志带头冲锋前线,在施工中展现第一责任担当。

在电气施工决战阶段,项目部根据停电送电的大节点目标进行倒排工期,加班加点组织人员进行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加大现场资源投入,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全力以赴施工,突出重围。在关键施工节点时刻,项目部更是创造了一天敷设220千伏电压等级电缆600米的最高记录,为完成最终目标打了一剂“强心针”。

技术创新,提质增效

在管廊内的电缆支架搭设过程中,现有技术是在电缆隧道内搭建支架,而在实际焊接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焊接产生的污染很大,而且要求高,质量差,极易引发事故。

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项目部的核心成员再一次在攻克技术难关、解决问题中发挥智囊团作用,依托周章平创新工作室,研究了一种“装配式构建电缆隧道支架”施工。该支架无需焊接,直接在隧道内螺栓连接即可,大大避免了在密闭空间焊接施工的高风险。

这种新工艺降低了污染及碳排放量,减少了周围环境及隧道墙壁的影响,将原有高风险等级直接降至Ⅴ级。使用该项专利技术,投入的人力可降低70%,机械成本降低50%,施工周期缩短70%,电能损耗降低100%。

服务园区,助跑发展

在夏城路入口,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房子。从入口而下,便来到了电力管廊内部。

廊内宽敞明亮、通风透气,一眼望不到头,完全颠覆了想象中黑漆漆的地下管道形象。管廊两侧支架放置迁改后的电力电缆,剩余空间可容3人并排通过,十分宽敞。管廊内还设有综合监控装置,包括管廊本体监测、电缆本体监测、电气特殊接续监测、综合环境监测等,分为集中式、分布式温度测控、湿度测控、空气质量测控、消防监控、自动报警等十余类控制系统,十分先进。一旦出现问题,控制系统将第一时间发送故障信号至运维单位,运维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

“我们园区是招商引资的窗口,道路交通畅通、管线运行安全和园区景观建设都不可马虎,采用地下电力管廊建设,为园区节约了近90亩土地资源,而且杆线入地后,园区环境更优美。”常州科教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部长马元俊说。

相关链接